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

漫步台山洋楼林立古村落,感受红色文化
  • 2022-04-27 10:07:04
  • 来源: 台山发布
  • 发布机构:台山政府网
  • 【字体: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20.jpg

2022年4月24日《江门日报》A04版

  无论是什么原因来到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斗山镇横江村,都会为林立的洋楼书室所吸引。或典则俊雅,或豪华端庄,中国、古希腊及罗马建筑风格交织,独特美学让人沉醉。分布村子各个角落的20多幢洋楼,有着千疮百孔的弹痕,这是革命先烈保家卫国、英勇抗敌的历史印记。楼里隐蔽的枪眼,贯通一楼到顶楼的滑轮吊索,四通八达的通道,都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近日,记者跟着斗山镇政府工作人员来到明代已经建村的横江村,漫步古村落,感受红色文化。据介绍,横江村不仅拥有红色文化,还拥有华侨文化和耕读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村内洋楼、书室约30座。近年来,该村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荣获“江门市党建示范村”等荣誉。如今,横江村的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农业广场、购物广场、民宿、文创园等已建立起来。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26.jpg

近现代建筑夹杂的横江村,洋楼和碉楼散布在不同角落。

  中西合璧 感受历史韵味

  漫步横江村道,看着一幢幢美轮美奂的洋庐,恍惚间仿佛能见到当年年轻的母亲守着幼小的孩童,坐在父亲或爷爷从国外寄钱回来建造的洋楼里研书问学的场景。

  多座洋楼和碉楼,分布在村里各个角落,虽经近百年风雨洗礼仍风采依旧。洋楼的外立面用水泥钢筋建造,建筑用材多是上世纪初从国外运回来的“红毛泥”。内饰门窗有精致的彩色玻璃,地面是充满异国风情的花阶砖。据介绍,有些洋楼里还有壁炉。若是仔细观看,却又能从房屋结构、砌墙用的磨口小青砖、横梁下的花鸟山水壁画以及木趟栊等看出岭南民居特色。中华文化与海外建筑技术的融合,丝毫不觉有违和感。曾有人用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评价这些洋楼:“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多么恰切的比喻。

  记者走上了一座名为“根深书室”的洋楼,这是一座依照西方建筑风格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楼高三层,一楼窗柱粗大坚固,钢板窗门;二楼窗户略大;三楼楼层建在主楼中心,前方设有骑楼,骑楼前方圆柱拱门装饰,有古罗马、希腊等西方建筑风格。三楼东西两边为阳台,阳台外墙约80厘米高,四周设有多个枪眼。三楼楼顶是最佳观望台,楼阁外正面写着“根深书室”四个大字。站在楼顶,放眼四望,夕阳下,村里老榕葱茏如盖。远处,农民们正忙着春耕,沃野披绿,生机盎然。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30.jpg

中国现代版画家黄新波的故居。

  擦亮招牌 打造红色阵地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33.jpg

横江村联合江门日报社建设横江党报村。

  斗山镇以横江村为试点,深挖文化,整合资源,擦亮招牌,建成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党建主题长廊;联合江门日报社建设横江党报村;谋划利用左翼作家联盟成员黄新波的祖居,建设研学一体的创意文化园,致力于把横江村打造成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理论、开展思想教育的红色阵地。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35.jpg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38.jpg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41.jpg

  据介绍,斗山镇选择在横江村建设特色精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改旧塑新,整合场室资源,结合红色文化历史,配套有“左联”历史、“左联”台山成员、横江村历史简介等内容,并配有阅读区域,开展如“榕树下的故事”宣讲、讲“红色故事,学斗山精神”等具有斗山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超过60场,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次,接待社会各界前来参观的团体代表100多个共5000多人次。

  此外,这里还有横江“红色文化”长廊,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激励着党员干部们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积极学习横江精神,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横江公园承载了村民休闲娱乐、锻炼身体等功能,也是横江村的重要宣传阵地之一。”斗山镇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44.jpg

  说横江村的红色文化,不得不提革命英雄黄新波。黄新波(1916—1980年),原名黄裕祥,笔名一工,台山斗山横江村人,是中国现代版画史上的代表性画家,也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重要的广东籍艺术家。他早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中国美术家联盟,组织未名木刻社,在鲁迅先生指导下从事新兴木刻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广东画院院长、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会副主席。出版有《新波木刻选集》《黄新波作品选集》《新波版画集》《春华散记》等,被誉为“二十世纪对中国美术最有影响的十大画家之一”。在黄新波横江村的旧居,其后辈、78岁的李碧霞仍在此生活,收藏有黄新波先生的著作、相关材料,对于当年和黄新波见面的场景,李碧霞仍记忆犹新。“他是一个很好的人,我很怀念他。”李碧霞说。

  据了解,斗山镇将建设黄新波艺术园,从而更好地弘扬黄新波艺术、缅怀他为祖国为人民为家乡所做的贡献,外界也能通过艺术园进一步了解黄新波,认识他的家乡台山。

  用好资源 促进文旅融合

  据了解,为保护和传承横江村传统村落建筑物以及文化底蕴,斗山镇和横江村聘请中国轻工业广州工程公司对横江村古村落编制了《现在哪个app能买足彩斗山镇横江村村庄景观规划》。横江村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为抓手,盘活村中28座碉楼书室,通过与村民签约的方式取得其开发使用权,整合全村相关资源,进行修葺包装活化,将其与横江村的抗日事迹联合打造红色书香碉楼文化,大力发展农业休闲体验、观光、红色教育特色旅游。

  在相关党支部带动和倡议下,横江村的海内外热心乡亲分别捐助人民币约60万元对村内2座古祠堂进行修复行动,使其回复了当年风貌。为进一步统筹横江村旅游资源,斗山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50万元建立首个村级旅游服务中心,投入约700万元对横江村进村道路进行了景观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对古建筑外立面按修旧如旧方式进行修建,使得中西合璧书室楼宇外观得到有效保护。

  此外,在村中心,有一处引人注目的建筑:横江党报村。据了解,这是横江村联合江门日报社打造的一张“党报下基层”亮丽名片,重点介绍了党报发展历程,涵盖了中央领导人对党报工作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江门各方面工作及图片、乡村振兴江门风采等内容,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群众中落地生根。

微信图片_20220427094948.jpg

  “文旅融合发展,绘就‘诗和远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促进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斗山镇制定方案,全力推动“台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斗山镇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珠江西岸乡村旅游首站。接下来,斗山镇将突出以洋楼为特色的侨乡文化,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定位,深挖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以特色示范、精品线路、整体推进为工作思路,用好相关资源,按照“一轴、一脉、六核、八带、二十景”总体规划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以省道S273和国道G228为主轴的30公里风景带,串联起浮石村、横江村、斗山圩、浮月村等重要节点,沿线覆盖11个行政村35条自然村,形成文化传承、精品旅游、产业发展为一体的人文特色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以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文化旅游、城镇综合服务为主导的独具田园风情的瑰丽侨乡小镇。


  延伸阅读

  胡氏别墅:

  胡氏别墅是横江村最高的洋楼,共有7层。它是由宗亲华侨筹资捐建,主要作公用,凡年满16岁,因家庭困难兄弟众多,经申请同意后可以寄宿,体现了村里族人团结、和谐、仁爱的美德。

  别墅里面五层都建了住人的房间,第六层是储物间,最顶层是瞭望亭,登高处,周边美景尽收眼底。别墅顶部山花装饰非常壮美,巴洛克风格的大拱顶两旁有着灰塑的石狮子守卫,共同见证横江村的进步与发展。

  横江农业广场:

  横江农业广场正中以农历二十四节气为主题铺设,展现了横江以农业为重的乡村风貌。自建成以来,农业广场开展了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吸引了各级党支部前来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学习指导活动,逐渐成为斗山镇党员教育、实践宣讲的热门地。


  学者声音

  江门市旅游发展促进会负责人何岩:

  深度整合 打造沉浸式旅游环境

  对于古村落的开发,需要有的放矢,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特色等要素,这样才能留住旅客,打造优秀的文旅品牌。

  古村落的开发,需要进行深度整合,强调沉浸式旅游环境打造,让人感受到有得看、有得玩、有得住。古村落不要当成一个驿站、一个站点来开发,应该当成一个大本营、一个“鸟巢”来开发,让旅客出去游玩后,会回来休息、消费。例如横江村,有着丰富的洋楼资源、农耕资源以及红色文化资源,应该进行有机结合,让游客来到横江村,不只是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浸染,更有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同时,对于古村落开发最利好的是抓乡村美食、乡村特色,也就是所谓的农家菜、农家乐。古村落相对于其他旅游资源来说,有一个相当大的优势——田园优势。斗山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同时也是鳗鱼专业镇,可以把此文章做深做透。同时,还可以通过农产品采摘,将游客的逗留时间拉长,晚上可以举行篝火晚会等活动,以吸引游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知识产权均属台山政府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复制或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 请作者速与本网取得联系。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台山政府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0750-5565827邮件:tssxzzx@jiangmen.gov.cn